关于徐州汉文化景区保护与
建设的思考
邱永生 贾飞
徐州汉文化景区位于徐州市东部,占地1200亩,三面环山,西面有水,山水美景,交相辉映,是一处依托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及其陪葬汉兵马俑坑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立的,以汉文化为主题的遗址公园。内涵主要包括以汉兵马俑、狮子山楚王陵、汉画像石为主题的三个博物馆,以及水下兵马俑博物馆、楚王后陵展厅、刘氏宗祠、竹林寺等景点。它是我省乃至淮海区域内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实、两汉遗风最浓郁的汉文化保护和展示基地。其中历史文化胜迹与山水美景交相辉映,创造了人文自然并举,历史现代共生的精品文化旅游区。
徐州汉文化景区从初步构想到形成较为成熟、可行的建设规划方案,再到取得初步实践成果,是一个漫长探索、实践的过程。让我们首先从汉兵马俑坑的发现说起。
徐州市东郊狮子山为一东西走向的石灰岩山包,海拔61米。其北约100米处是一个圆锥形小山包,当地谓之羊鬼山,海拔55.7米。西北约80米是海拔42米的绣球山,北半部因采石已铲削殆尽。西北约800米、南约600米外,古泗水(今黄河故道)由西北向东南缓缓流过。四山一水之间形成一个扇形的冲击面,狮子山兵马俑坑遗址就坐落于这个冲击面的中部。1984年12月初,江苏省徐州市砖瓦厂在东郊狮子山西麓取土时,发现了大量古代彩绘陶兵马俑。徐州博物馆随即进行了调查。经过初步发掘证实,这是一处兵马俑坑。最先揭露的是编号为一号和二号的两条俑坑,两条俑坑大体相当,皆为直接开挖在狮子山西麓山坡上,为长方形竖穴,东西向。依山坡之势,坑底东高西低。因受破坏,原坑高度不详。坑长均约28米,上宽下窄,现存上口宽约2米,底宽1.5米——1.7米,坑底距现存地面0.2米——1米,东浅西深。俑坑建造的比较简易,即挖好土坑,坑底稍加平整,但局部仍有山体基石裸露,于坑底放置陶俑,再用原坑土覆盖填埋,没有发现其他保护设施。考古发掘过程中又在一号、二号俑坑南侧五米处发现东西向平行的三号俑坑,勘探确定其形制与一号、二号俑坑相当,但未予发掘;又在一、二、三号俑坑东侧十余米处确定南北向的四号坑。在之后的考古调查和勘探中,在以上四条俑坑之北约150米处发现并发掘两座长方形坑,埋藏有成堆放置的陶马部件,陶马形制与一号坑中陶马相同。现已发掘并部分清理的一二号俑坑计藏俑约2700件,数量众多,品类丰富,风格独特,军阵严整,颇有气势。
1986年,在徐州狮子山兵马俑坑遗址原址上,一座遗址博物馆建成对外开放,根据俑坑出土陶俑形制特征初步认定为汉代兵马俑,遂定名为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考古工作者根据汉兵马俑坑遗址这条线索,经过六年的不懈努力,于1991年7月12日发现狮子山楚王陵。1994年11月国家文物局颁发发掘证照,当年12月动工,于1995年3月底发掘工作基本结束。该墓位于兵马俑馆东400米的狮子山主峰南坡,凿石成墓该墓已被盗,有三间耳室和一座陪葬墓未被盗墓者发现,保存下来一些重要文物。该墓由墓道、天井、内墓道、甬道、耳室、侧室、棺室及陪葬墓等部分组成,总长117米,宽13.2米,面积约850平方米,凿石量约5100立方米。该墓尚未按原设计要求建成,室内有许多地方遗留下诸多待完成的痕迹。
外墓道:分为扩展部分和主体部分,扩展部分位于最南端,长30米,宽9米,由南向北呈一项下的不规则斜坡,坑内基岩零乱分布,有些石块已被凿成方形,中部一块巨大的石块上面已被开凿出一溜石槽。中部偏北原有一碎石夯成的人工斜坡,是用来运送陪葬品的,发掘后未保留。两侧壁的基岩上有人工开凿的痕迹。陈列时均依原样保存,未加修饰,但在这里修建了不锈钢扶手和水泥台阶以便游人参观。
中墓道长20米,宽3.45米,最深处14米,底部基本水平,但凿成后未经修削,故凹凸不均,顶部依山势北高南低,两侧壁均为开凿的山体基岩,笔直如削,局部有裂隙,建墓时也用整齐的石块修补
好。陈列时在局部地区运用暗锚杆技术进行了加固处理,但保持了原貌。
内幕道长18.6米,宽2.02 米,高5米,两壁修削整齐,地表平坦,墓道东侧有一个耳室,两侧有两个耳室
天井位于内幕道上方,长18.6米,宽13.1米,上部北高南低,北部深11米,南部深约8米,在四壁还有数十个小龛,其中北壁三个,东、西壁各有四个,东北角、西北角、东南角各有一个,高约20厘米,宽30厘米,这种小龛的用途不明;天井底面平整,中部向下为内幕道。
主墓室在内幕道北,总长49米,其中甬道长41米,宽2米,高1.9米,甬道入口处曾有塞石封门,塞石共16块 ,分成四组,每组四块组成田字形,塞石封门部分长10米,塞石向北的甬道两侧有8个墓室,其中东侧5个,西侧3个,甬道的最北端还有后室。
独特的墓葬形制和严谨的建筑结构,体现了粗犷、雄浑、博大的两汉时代精神。地宫内出土的文物数量众多、品种丰富,创下建国以来徐州地区文物出土数量和质量之最,仅铜钱一项就发现有十七万六千余枚,其玉器、金、银、铜、铁、陶器等共计2000余件(套),分别被国家、省、市级博物院和博物馆收藏。该墓所出金缕玉衣由4800余片上等和田玉片穿缀而成,为迄今全国所发现的玉衣中玉片数量最多,质量最精的一件。自1995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以来,楚王陵先
后接待过胡锦涛、李鹏、李岚清、吴邦国、钱伟长、董建华、费孝通、贺敬之、德国前总理施罗德等一大批党和国家领导人、著名专家学者及外国领导人,每年游客量约20万人次。先后荣获有“1995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等称号。
此外,汉代建筑材料如筒瓦、板瓦等在陵园中多有发现。在狮子山北面的羊龟山上发现了楚王后陵,羊龟山西坡出土了贵族陪葬墓,而陵园东侧又发现大量陪葬坑,各种迹象表明这里是一处完整的楚王陵园。
196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中指出:遗址的风貌与特征,“对人类而言,代表了一种有力的物质道德和精神的再生影响”。庞大的楚王陵园是楚王替自己准备的栖身之所,体现了诸侯王与山河同辉与天地同在的生死观,反映了楚王国的经济、军事情况,以及与中央的关系。各种陪葬墓、陪葬坑体现了死者生前的身份级别,等级秩序以及社会制度。楚王陵、兵马俑都是陵园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把它们放在楚王陵园的背景中,透过与其它文物遗存的关系,其所包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才能呈现出来。为了更好发挥文物资源的优势,充分保护和展示文物的文化内涵,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以楚王陵、兵马俑为依托,由点到线再到面,建设1200亩文化遗址公园的构想逐渐清晰。
徐州汉文化景区的一期工程主要包括兵马俑馆改扩建工程、水下兵马俑馆、汉画像石展厅、汉文化广场、市民休闲广场等。
原兵马俑馆与景区环境不协调,为改善文物陈列展览条件,我们与东南大学合作,由齐康教授完成了改扩建方案。
博物馆的设计需承担起改善文物保护条件、扩大陈展空间、丰富文物内涵的任务。新建展厅主体设计为两层,分为“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和“西汉军事展厅”两大部分,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建筑主体呈长方形,屋顶为仿汉四坡顶,入口两片L型长墙形成通道,北、西、南三面环以高档土墙,整体建筑外立面以青灰石板材交错排列,效仿汉代铠甲造型,切合兵马俑军事主题。从外观上看,整个建筑的仿佛半掩藏于地下,很好的与周边山水景观与葱郁绿树相融。建筑简朴厚重,反映了汉代建筑的特征,与周围环境相和谐,创造了一个形式简洁与空间丰富的博物馆建筑。改扩建工程应该说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结合较好的一次实践。新建展厅使用空间丰富,满足了多种展示手段的需要。一楼展厅里设置西汉军事展厅、临时展厅、多媒体厅、汉代乐舞厅等。
军事展厅内展示了兵马俑陪葬坑、楚王陵园陪葬坑出土的陶俑,楚王陵出土的兵器,复制的楚王铠甲,且在其中复原有一座陵园陪葬坑场景,丰富了徐州汉兵马俑的内涵,完整生动地展示了汉代楚国的军事状况。位于主军阵北侧的骑兵俑和马俑是徐州汉兵马俑军阵的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军队的构成,缺少骑兵俑的汉兵马俑是不完整的。因此在原址上展示骑兵俑坑的发掘状况是必要的。骑兵俑坑和马俑坑被淹没于水下,设计时却利用了这个特殊的地势,建筑了水下兵马俑馆的奇特景观。覆斗形青灰色建筑沉稳厚重,阳光经过水面折射进展厅,产生历史与现实的时空交错感。其西厅用来展示五号坑发掘现场,东厅则陈列了复制的放大骑兵俑军阵,从而与主军阵构成了完整的组合,再现了失去的历史信息,可以说是对文物资源创造性保护和利用的成功范例。徐州在汉代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地位,皇亲国戚聚集,也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汉墓、汉俑、汉画像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被誉为“汉代三绝”。徐州是汉画像石的发源地和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风格鲜明,独树一帜,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景区已经具备有汉墓、汉俑的文物资源优势,如再将汉画像石容纳进来,建设成为包括“汉代三绝”的汉文化遗存集萃地,必将进一步有效整合徐州的汉文化资源,使徐州汉文化发出更加璀璨耀眼的光芒。此构想得到各方面的认同,建设汉画像石展厅的条件成熟。用来发挥这个功能的汉文化交流中心的设计和施工也提上了日程。文化交流中心由清华设计院设计,背靠骆驼山,前临狮子潭,是一座因地制宜的干栏式建筑,古朴厚重,除了展示汉画像石外,还具有会议、接待等多重功能。汉文化广场由中国美术学院设计,是与整个景区相和谐的人文景观。广场的设计以突出两汉文化大气、质朴的特质,体现高品位的文化内涵,展现两汉文化精华为要旨,占地18000平方米,采取规整庄严的中轴对称格局。其空间定位以东西为走向,依次布置了入口广场、汉代方形双柱、司南、两汉大事年表、历史文化展廊、《汉书》竹简雕塑等景点,终点矗立汉高祖刘邦的铜铸雕像。司南是汉代物质文化的代表;中国黑石材以凝重的质地承载了两汉历史的变迁,历史的叙述为整个汉文化景区提供了时空背景;《汉书》、《史记》则是汉文化的集中代表;高大的刘邦铜像是广场的高潮和收尾,也是画龙点睛之笔。这样从东到西,起、承、转、合,逐步递近,构成完整的空间序列。景区在一期工程的实践中,注重对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注重设计中的人性化因素,将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被评为“中国环境艺术示范工程”。景区早晨对市民免费开放,每天入园晨练市民达万人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一期工程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二期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期工程主要以刘氏宗祠、竹林寺为代表。在二期工程的建设中,更注重设计中的人性化因素,注重细节,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刘氏宗祠地处景区北部,总占地面积1050平方米,宗祠设计借鉴了汉代天子学宫明堂辟雍外圆内方的式样,其屋顶为仿汉重檐四坡顶,其风格与景区景观相互协调,互相呼应,充分展现了汉代建筑的风格与神韵。内部布展着重体现东、西两汉刘氏皇族赋予宗祠的汉文化内涵,从而深化景区的历史文化,烘托出更为浓郁的汉文化氛围。
竹林寺本座于狮子山主峰西侧,始建于南北朝时期,是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比丘尼——净检法师而建净检,俗名仲令仪,西晋末年彭城人(今江苏徐州)。净检法师享年70岁,于晋咸康末年(公元342年)圆寂。净检法师圆寂后,家乡彭城信众为纪念净检,在彭城东郊狮子山修建竹林寺,明清时期,为徐州八大寺之一。1995年初对狮子山楚王墓进行考古发掘时,于楚王墓天井上方的回填土中发现一座高僧坐化的瓷瓮。经考证,此高僧即为竹林寺近代的一位主持高僧。这也为景区二期工程规划重建竹林寺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重建之竹林寺于二O0九年十月一日竣工。
在景区二期规划过程中,将汉文化与佛教文化融合共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竹林寺与汉代历史有着非常紧密的渊源。在中国佛教史上,东汉楚王刘英与三国笮融做出过重大贡献,这两位东汉至汉代末年历史人物都与徐州有直接关联。刘英,光武帝刘秀的儿子,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就藩楚国(今徐州地区)。他是中国有史记载信仰佛教的第一人。在位期间,大兴诵经、祭祀活动,使徐州在东汉时期成为除了洛阳以外的第一个佛教传播地(《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笮融,东汉至三国时人,好佛教,有组织能力,曾任下邳国的国相。在徐州一带大力修建佛教寺庙。公元123年(东汉延光二年),在高数层的佛殿内铸造起一尊高大的铜佛站像,用黄金涂饰佛身,称金铜佛像,还给佛像穿上彩衣。其经常组织大型佛会,如浴佛节(佛祖诞辰日纪念),僧众多达上万人。(《后汉书·陶谦传》)徐州的这种大型佛事的活动,奠定了中国寺庙大型佛事活动的基础,为以后的佛事活动场所作出了规范性的榜样。在我国佛教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划时代的作用。可以说,笮融是一位伟大的佛教信仰倡导者。其标志是:徐州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尊佛像的铸造地和敬仰地(原是纸画像);徐州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社会性的佛事活动中心(原是小规模);徐州是中国第一次单独举行佛事活动的地方(原是佛道并祭)。因而重建竹林寺这座千年古寺对于徐州佛教史甚至中国佛教史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也更契合汉文化景区弘扬历史文化的精神。重修竹林寺不仅可以恢复景区内原有的历史风貌,而且能够极大地丰富扩充景区多元文化内涵,提升人气,吸引游客,并为弘扬祖国历史传统文化,构建当前的和谐社会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二期规划的完成,使得整个汉文化景区呈现出广阔而立体化的发展框架。如何使这一框架逐步殷实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在一期发展规划之始,我们就考虑到逐步深挖遗址的价值,丰富景区文化内涵。
在整个狮子山楚王陵园的内涵中,王后墓是景区文物遗产中的重要部分。王后墓位于狮子山楚王陵北200米的羊龟山山体内。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发现狮子山楚王墓时,我们就已推断羊龟山内存在一座大型汉代墓葬,且与狮子山楚王墓有极为密切的关系。2004年,我们与南京大学考古系合作,采用卫星遥感和物探技术,确定了这是一座有着三层梯台式封土的汉代早期墓葬。经过进入探查发现已被盗,但其墓室构造精致,功能齐全,特别是整个墓室内满涂红色与蓝色,富丽堂皇,在已知的汉代王陵中为仅见。结合残留的部分随葬品综合分析,我们认定其为狮子山楚王王后墓。羊龟山王后墓的东部及北部还发现有数十座陪葬祭祀坑。这对研究汉代物质文化尤其是楚王陵园的构成、汉代宫殿的建筑布局及装饰、狮子山楚王陵主人的确切归属(第二代或第三代楚王)有重要学术意义。
虽未正式发掘,但关于王后墓及陪葬祭祀坑的保护和展示方案已浮现于我们脑中。我们初步构想其保护和展示方案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恢复王后墓外形:呈现封土完整的三层台地形式,类似于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最早的昭赛尔金字塔外形。
2、色彩保护:借鉴古埃及、古罗马文化遗存的保护,特别是色彩保护的国际先进技术,确保最佳色彩保护方案的设计。
3、发掘、展示的方式与手段:以往的大揭盖的考古发掘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陵墓的保护,考虑到王后墓的色彩保护,拟对王后墓采取“坑道式”发掘方法。在对岩体和色彩采取技术手段加固后,每年仅在温度、湿度相对恒定的春秋两季对外控制性的开放4个月,在夏季和冬季采取专用内置轨道及成像技术,“现场直播”至地面展示厅(或汉文化专题博览馆内)。同时采用预约登记的方法,实时控制参观人流量,确保陵墓及色彩的安全。
4、陪葬祭祀坑之上建成遗址保护陈列大厅,使遗址得到妥善保护的同时逐步进行科学发掘与展示,实现考古科普教育的目的。
这一构想如成功实施,则2000年前的楚王陵、兵马俑及楚王王后陵(时间上相当于欧洲的古罗马时代)同时展示,三者形成有机整体,不仅在中国考古文化界属首次,同时也具有世界唯一性。将王后陵科学的保护利用,打造成我国保护和展示利用汉代物质文化的典型范例,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汉文化内涵,凸显地方文化特质,将徐州汉文化景区建成为世界级的历史文化名园,形成徐州两汉文化的王牌。
2010年10月,我们在景区西部如意湖东岸建成汉画长廊博物馆。开创性的以参观者的文化体验为宗旨,以汉画像石图案为素材制作动漫影片,创造了汉画像石文化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影片涵盖了汉画像石题材的各个方面,包含汉代政治、社会生活、意识形态等方面内容,独特新颖的表现形式堪称国内第一。
为进一步完善景区的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景区的文化内涵,四期工程——汉学大讲堂也将于2011年破土动工。该项目位于徐州市汉文化景区汉兵马俑博物馆南侧,并将成为景区西南部景观标志性建筑,填补景区空间框架的视觉空档。它的建成将对挖掘和展示两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增强景区文化内涵、提升景区综合功能将起到极大的作用。
资源及环境是景区的生命线,环境与资源的和谐更体现出遗址保护的升华。徐州汉文化景区建设在规划之初就注重协调性的体现,周边景点、设施、绿化无不注重协调美观,主体建筑为汉代风格,游步道蜿蜒曲折、错落有致。绿化与园林设计首先重点保护了四片原生态林木区,同时考虑相应的隔离带,林果繁茂,四季常青,形成景区独具特色的缓冲带。建筑物不破坏自然景观,且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景区多年以绿化与美化为宗旨,广植花草竹木,措施多样。制定景区长期绿化美化规划,以四季有花,季季常青为基调,达到理想效果。
景区内建筑造型紧密围绕汉风主题,造型以汉代建筑风格为主。建筑外观色调统一,格调高雅,体量适中,以灰色为主色调,间以深红色,以体现仿汉建筑恢弘大气的空间美感。建筑材料采用天然石材、土烧砖瓦等材质,在质地、抗压、抗震性等各方面都别具特色与优势。各主体建筑周边均具备相应缓冲区,与景区主体建筑风格相协调,景观效果良好。功能性建筑(变电站、翻水站等)选址隐蔽,均设置在非游览道路上,在充分发挥功能作用的同时,不破坏景观的协调性与美感。景区内功能用管线设置合理、隐蔽,采用地埋、架空线路等方式,整齐划一,不破坏视觉美感。
景区建设始终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结合。恢复遭采石破坏的原有山体,回填土石方达7万余立方米。采用清洁能源的设施设备,种类、功能齐全,无破坏与毁损,造型与景观相协调,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景区内部亮化工程全部采用太阳能灯或节能灯,交通工具均采用电瓶车、电瓶船,完全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景区主要道路采用美国引进的苏波勒克砖,吸水性能强,质地均匀,材质硬,抗冻、抗压性强,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雨水收集和循环利用系统,节约资源的同时,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徐州汉文化景区无论是在文物价值、文化内涵上,还是在生态环境上都具备了创建国家4A级景区的客观条件。2007年,徐州汉文化景区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专家组验收,被批准为国家4A级景区。
徐州汉文化景区的实践加深了我们对建设文化景区的理解,促进我们对其进行深层思考。文化景区是一个以文物为基础的单位,在有了建设文化景区的设想之后,我们坚持把文物的保护利用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遗址保护与园林公园相结合的发展路线。在实践中,更深刻理解了文物保护与发展旅游之间的关系。虽然目前出现了不少急功近利,忽视文物保护的短视行为,但不能因噎废食。这两者的关系在根本上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文物的妥善保护和合理利用,是旅游业最好、最持久的重要资源。在建设景区的实践中,我们将保护文物与创造更好的旅游环境结合起来,比如兵马俑馆改扩建工程,施工时就肩负着解决山体渗水,改善兵马俑保存条件的重任。简洁富有创造性的建筑使文物升华,而且创造了更好的参观环境,为景区增添了和谐的景观,吸引了游客,促进了旅游事业的发展。旅游事业带来的收入又有相当一部分返还到文物保护中,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规划建设如此巨大规模的遗址保护区必然要涉及遗址建控地带内的相当数量的居民拆迁,这必然使大量居民失去原有住房。这是一项关乎民生的重大事宜。遗址规划与民生问题能否妥善解决,直接关系到楚王陵园遗址保护规划能否顺利实施。其实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狮子山周边地区人口稠密,甚至狮子山山坡上也是民房遍布。景区工程共拆迁居民1500余户,企业30余家。为解决遗址保护与民生的问题,徐州市云龙区政府在狮子山以东一千米外的区域相继规划建设了三个安置居住小区,住房总面积达到二百万平方米,不仅妥善解决了遗址范围内的居民拆迁安置问题,同时也逐渐在狮子山以东地区形成了一个拥有三十万常住人口的城市次中心,为汉文化景区之后的综合开发提供了必要的社会环境与经济条件。
2007年,香港世茂集团投资开发的世茂·汉之源项目开工。该项目位于楚王陵遗址建控地带以西,占地1039亩,总投资达40亿元,将建设一个五星级酒店、25万平方米的商业步行街、一个开放式的市民广场和120万平方米高档住宅,该项目建成后,将使紧邻楚王陵遗址西界的十余所工业设施及大面积棚户区的搬迁并妥善安置,进一步改善了楚王陵遗址周边环境,也更突出了位于未来城市中心的遗址公园的综合社会功能,大大改善市民生活环境,可以说景区的建设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不但解决了遗址建控地带保留与民生的重大问题,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机遇。
文物是我们从事科学研究、进行爱国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珍贵文化资源。把它的价值和功能充分展现出来,就是“合理利用”的基本内涵。合理利用有的产生社会效益,有的产生经济效益,更多的情形是两种效益兼收,徐州汉文化景区的实践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景区的建立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传播了科学文化知识,发挥了历史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景区增加了城市绿化面积,早晚免费对市民开放,为市民提供了休闲的去处,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文化品味,极大地满足了社会服务功能。另一方面,发展旅游业促进了文物资源内涵的深层次挖掘,进一步提升了文物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价值,对于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会唤起人们对文物的热爱,加深对文物价值的理解,从而直接或间接地起到保护文物的作用。
徐州汉文化景区的文物保护工作与后续建设正在进行,而关于遗址保护与开发的思考也仍在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