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做好资源保护开发,大力发展旅游经济”这个中心目标,牢牢把握综合管理、文物保护、旅游开放、市场开发等重点工作,立足实际,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旅游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现将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优化服务,提升博物馆旅游接待水平
(一)提升博物馆智慧化水平,为游客提供舒适便捷服务。一是为更好地适应全域旅游发展要求,上半年,我馆结合博物馆安防系统整体改造提升工程的实施,进行项目整合,将票务系统提升纳入其中,利用新增的门禁设备,投资建设智慧票务系统,目前该项目已经已开工建设;二是停车场实现智能化管理。目前,博物馆已完成停车场智能化改造,实现车牌自动识别,空闲车位提示、车辆统计、网络收费等功能,并已与省文旅厅数字文旅中心平台对接;三是对停车场内部环境进行提档升级,增加绿化覆盖,建成树阵式生态园林停车场,通过改造升级,为游客提供了更加舒适便捷的旅游配套服务,备受游客好评。
(二)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一是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及党委“书记项目”积极开展各类争创活动,积极动员全体职工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旅游接待工作,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质量,充分展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的巾帼风采。二是加大对一线工作人员尤其是讲解员的培训力度,邀请专家从考古、博物、职业道德、接待礼仪、旅游投诉馆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业务技能培训,按照4A级旅游博物馆的标准,确保把服务延伸至每一个工作环节之中。三是积极组织讲解班组参加“青年说 党在我心中”“百年追梦”云龙区党史知识竞赛、“讲好云龙故事 传承党史初心”导游大赛等市、区组织的各类竞技比赛,且在“讲好云龙故事 传承党史初心”第二届导游大赛中,博物馆多名讲解员荣获了“金牌导游”“优秀导游”等荣誉称号。通过业务技能培训、岗位比拼,全面提升了博物馆旅游服务质量。
(三)关注游客需求,积极办好“暖心事”。博物馆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载体,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动力源泉”。组建“红色党员”志愿服务队,设立“党员示范岗”“红色旅游驿站”,常态化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服务游客立标杆”志愿活动,节假日组织机关党员志愿者下沉一线,向游客提供旅游引导、咨询及讲解等志愿服务活动,目前服务人次逾5000人。同时,在汉服节、中国旅游日、博物馆日等重要节庆活动期间,有效发挥党员自身的专业优势,为活动提供策划、组织、宣传、摄影等服务工作,定期安排党员志愿者开展博物馆内的卫生保洁、环境美化、公益宣传等工作,为游客打造宾至如归的游览体验。
二、抓实项目,提升博物馆文物保护水平
(一)积极推进国家遗址公园创建工作。一是持续推进《狮子山楚王陵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完成规划初稿,等待进一步修改完善;二是与省文物局、国家文物局加强联系和沟通,积极协调《狮子山楚王陵大遗址考古工作计划》的审批,及时掌握审批进度。
(二)稳步实施安防集控中心建设项目。2020年,我馆向省文物局申报了《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安防系统整体改造提升方案》并获得327万元专项经费。该项目目标是建设高标准安防集控中心(后期与消防监控系统整合),对汉俑馆及博物馆现有安防监控系统全面更换,新增如:红外视频防越界侦测及目标徘徊侦测智能系统、指纹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声音复核系统等诸多先进设备系统,实现博物馆文物安保水平的全面提升。该项目于5月底已完成招标工作,目前已经开工建设。
(三)有序做好馆藏文物修复工作。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馆藏有一批楚王陵陵园陪葬坑文物,数量较多,价值较高。为了让文物活起来,增加馆藏文物数量,扩充展览,提升博物馆汉文化内涵,我馆向省文物局申报了《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方案》并获得了58万元专项经费。在省文物局的指导下,我们通过竞争性商务谈判与具有国家级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的江苏通古文物修复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委托协议。目前文物修复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四)全面完成汉兵马俑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工程。该项目的完成,全面提升了汉俑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和展厅文物陈展环境;汉代军事展厅基础装潢焕然一新,提高了游客满意度;临时展厅的建成,也为下一步兵马俑馆举办特展创造了基础条件。
(五)加强考古文物科研工作。一是加强学术委员会的引领和服务,鼓励文博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撰写专业论文,截至目前发表核心期刊1篇,其他3篇。二是两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完成汉文化博物馆排洪排污管线工程配套考古发掘项目,获得发现狮子山楚王陵园东部重要遗迹这一重大考古成果。启动“汉代王陵与汉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筹备工作,确保10月底成功举办。
三、扩大宣传,提升博物馆旅游行业形象
(一)特色活动精彩纷呈,持续提升博物馆知名度。一是春节期间,积极响应上级关于保障和鼓励人民群众就地过年的要求,策划并组织实施“国潮汉风民俗文化节”活动,将民俗盛会、汉服汉礼展示、非遗手工,游乐杂技等特色项目融入其中,让群众过了一个平安、喜庆、祥和的欢乐吉祥年。二是与中国人寿徐州市分公司联合举办“汉文化之旅”系列活动,投壶、活字印刷、拓片互动体验以及“汉服特色文化街”等精彩纷呈的活动,为市民奉上了一场汉代传统文化盛宴;三是与徐州市友协共同组织策划了“感受汉韵徐州,文明交流互鉴——在徐外国友人汉文化体验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来自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的70余位在徐工作及留学的外国友人相聚在博物馆畅叙友谊,近距离触摸感知中华传统文化,有效提升了徐州两汉文化旅游的国际影响力。
(二)充分挖掘博物馆的文化内涵,打造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产品。一是圆满举办了“花开徐州 华裳绽放”——2021中国徐州春季汉服嘉年华启动仪式,活动充分融合汉服、礼乐、马车巡游、美食、婚俗、游乐、传统节日及文艺展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互动内容,全方位的展示了徐州汉文化旅游的特色,受到中国旅游新闻网、中国网、腾讯网、徐州市文广旅局官微、云龙之声等多家媒体报道。二是承办了“2021汉韵唤醒 城市定向赛·万人寻宝带您穿越汉文化博物馆”主题活动,在提升博物馆文化内涵的同时,不断丰富公益活动内容,提升社会效益,为快速复苏旅游市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以“汉礼礼仪大讲堂”为阵地,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一是在春节假期间,组织开展为期六天的“过中国年 施中国礼”特色主题活动。活动以汉服汉礼、古典舞蹈、茶艺、拓印拓片、汉服快闪秀、汉服走秀为主要展示内容,每天为游客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在传承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和礼仪文化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博物馆的美誉度;二是以《古礼今说》为主题,邀请全国各地来自教育界、企业负责人、雅学女子学院、高校老师50多位专家学者分享交流汉代历史文化知识,提高了博物馆的知名度。三是举办“礼润童心 汉服有礼”主题活动,为20多个亲子家庭分享汉服汉礼、汉代文化知识等内容,教育引导青少年以实际行动做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四)积极创新,拓宽宣传渠道。一是建立高效的新媒体营销,利用APP客户端、抖音、微电影、直播等多种创新性方式进行宣传;二是继续加深与同程网、携程网、美团网等知名宣传网站的合作,不断拓展旅游市场。三是与山东兰陵集团合作拍设专题纪录片,纪录片通过抖音、快手、腾讯等网络媒体及山东卫视和临沂电视台进行播放,播放量达上亿次,对提高博物馆知名度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强化管理,提升博物馆安全保障能力
(一)综合整治,优化博物馆旅游环境。博物馆认真对照“两城”创建复审、全域旅游创建任务,对博物馆游览秩序、公厕环境、园区保洁等标准进行严格规范,认真排查短板缺项,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加大巡查频次,加强整改力度,确保“两城”创建成果长效保持,有效提升了博物馆的游览环境。
(二)压实责任,后勤安全工作保障有力。今年以来,博物馆全面落实安全责任,抓牢“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意识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安全防范技能”四个重点,加强博物馆安全防范工作,持续强化各岗位负责人的责任意识,突出抓好博物馆安全防范工作,加强安保人员技能培训及实战演练,为游客提供更加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
2021年12月16日